岁末年初,正是烟花爆竹经营、储存、运输、销售和燃放的旺季,更是事故多发易发的集中期。为进一步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全面排查治理烟花爆竹经营、储存、运输、销售和燃放等各环节安全风险隐患。近日,凉山州全面启动岁末年初烟花爆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燃放管控工作,针对烟花爆竹生产经营特点,精准分析,靶向施策,稳步推动旺季烟花爆竹精准管控和有效治理。
强化特殊节点监管。近日,对照《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GB10631-2013)等标准规范,聚焦批发企业仓库安全管理制度、产品流向管理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等是否落实,库区、库房和安全设施、零售场所是否达标,“下店上宅”“前店后宅”等问题是否整治等,对全州16县(市)、19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开展旺季全覆盖执法检查,对50家零售企业进行抽查,行动过程中累计发现问题隐患213条,均已督促企业限时整改。同时,针对重点时段烟花爆竹安全风险防控,根据区域风险情况精准制定安全警示提示6期,督促各县(市)应急管理部门及相关企业加强人员管理、规范值班值守、强化责任追究,严格落实重大隐患整改销号制度。
协同部门联动“打非”。为全面排查烟花爆竹储存、运输、销售等各环节安全隐患,凉山州深入开展烟花爆竹“打非”专项行动,督促各县(市)组织公安、应急、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深入辖区开展地毯式检查,对烟花爆竹仓库存药量、尺寸、违禁产品和手持式或药量超标的加特林等超标产品进行重点排查。州应急管理局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抽调9名精干力量成立工作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深入17县(市)对烟花爆竹批发及零售企业开展联合检查。截至目前,全州共查获非法储存、运输、销售烟花爆竹案件22起、行刑衔接案件2起,收缴非法烟花爆竹7492件、销毁3675件,侦破重大非法储存烟花爆竹案件1起、采取行政强制措施2人。
运用宣传“五进”科普。为确保烟花爆竹安全宣传知识能够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凉山将安全宣传“五进”活动与烟花爆竹科普有效结合,通过“线上线下”齐宣模式,推动科普的有效延展。线下,积极开展“村户安全说”“烟花爆竹入户宣”等形式各异的安全宣传活动,推进烟花爆竹安全宣传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深入普及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燃放各环节安全知识,有效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线上,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手机短信、广告牌、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村村响”等多种形式,多载体、广角度大力宣传烟花爆竹违法典型案例,用好“安全生产举报系统”,以兑换奖励方式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并举报非法经营行为,营造良好安全氛围。今年以来,全州累计开展烟花爆竹宣传活动435次,印发宣传资料10000余份,针对10起举报进行了调查。